English

久违的感觉

1998-09-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人上当,大约都是从不自量力开始的。美国的一位名教授曾经警告过我,写书是个黑洞,没有得到终身教授头衔之前不要写书。虽然明知这是多少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机会到来的时候,毕竟还是抵挡不住写书的诱惑,于是接下了《跨国经营概论》(该书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工商管理丛书的一种--编者注)一书的约稿合同。

签定合同之后,很是兴奋了一阵子。自以为在美国大学教书的这几年已经搜集了大量的跨国经营研究资料,虽不敢说炉火纯青,至少也已驾轻就熟,只需略加整理,就可水到渠成。谁料真正动笔写来,这才发现教书固然不易,写书毕竟更难。自谓融会贯通之处,下笔方知熟里夹生,未写几节,疑难百出。手稿还没几页,问题已经成堆,直搞得夜夜挑灯面壁,不禁暗暗叫苦不迭。即使那些确已心领神会了的经典,也很少能有一挥而就的福气;为觅一词之译,间或半宿无眠。不但不敢奢图文彩警句,仅为了行文的准确流畅,其间的字斟句酌就伤足了脑筋。再加上天生的心粗笔懒,明明记得见过的数据资料,临到用时却偏偏忘了出处,上天入地,遍找无着,为查一个数据,半个周末泡汤,心急火燎,却是发作不得。最窘的是教书时可以挑精拣瘦,扬长避短,自己的薄弱环节,书上的枯燥章目,课堂上尽可以虚晃一枪,轻轻带过,写书时却不得不顾及体系完整,逻辑严密,难点“软档”之处,要绕绕不过,要写写不透,真正是“套牢了”。虽然频频临阵磨刀,仍然时感捉襟见肘,每每力不从心,渐渐自惭形秽。几番收帆转舵,要想苦海回头,又无奈白纸黑字签了合同,真正是骑虎难下。

然而,写书既是自愿,上当也是活该,虽然叫苦连天,却万不敢敷衍文字,“浆糊”读者。但凡可能之处,无不广征博引,反复推敲,力求体系大体完整,言之有据有例,但是毕竟时间和功力都很有限,尽管喝了参汤熬夜,挪用妻儿时间加班,结果终于还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留下许多遗憾之处。遗憾之余,又生出几分同情,自云今后再审他人文稿时,当念笔耕不易,手下留情。

当然,话又说回来,上当归上当,写完全书最后交印时毕竟还是很骄傲的,只不过这种骄傲已经大不同于初接合同时的那种自得,而主要是一种完成了一项艰巨任务之后的自豪。看着已经排成铅字的书稿清样,作者忽然想起了务农江南的当年,想起每年春耕时节,日复一日“脚踏黄泥背朝天”,一棵一棵插秧的劳苦艰辛,也想起“金秋稻浪舞银镰”,大把大把收割的朴实欢乐。改完清样放下笔来,一种熟悉而又久违了的感觉忽地浮上心头,是当年那种插完春耕大忙的最后一把稻秧之后,拄着膝盖直起腰来,看着夕阳下歪歪斜斜却生机勃勃的一田青秀,虽然腰酸背痛,但却心满意足的那种感觉。

(作者系美国洛约乐大学商学院教授,留美前曾在上海崇明岛务农6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